舒眠麻醉非零風險 須專科醫師把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近年部分診所標榜提供「舒眠麻醉」,可能反讓病患輕忽了麻醉風險,醫師提醒,「舒眠」是商業用語,做的就是鎮靜麻醉,需要靠著麻醉專科醫師的把關,才能達成舒適又安全的目標。

台灣麻醉醫學會施明宏醫師指出,其實舒眠麻醉就是鎮靜麻醉,大都是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的麻醉方式。臨床上,會依據不同手術需求來調整鎮靜深度。

由於舒眠麻醉常被輕描淡寫為「就像睡一覺」,但施明宏強調,這是指在各項監測措施都到位的情況下,可以讓病人舒適度達到最理想的狀態,例如可以自主呼吸、不用插管、術後可縮短甦醒時間、減少喉嚨痛或頭暈嘔吐等。需要靠著麻醉專科醫師的把關,才能達成舒適又安全的目標。

台灣麻醉醫學會宣導民眾要為自己的麻醉安全負責,應主動要求「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施明宏提醒,由於近年來非麻醉專科醫師執行鎮靜麻醉頻傳意外,衛福部為了維護病人安全,立法規範特定美容醫學手術的全身麻醉或鎮靜麻醉,應有麻醉專科醫師全程在場、親自執行麻醉,僅有輕、中度的鎮靜麻醉,才有條件開放可由受過鎮靜麻醉訓練認證的非麻醉專科醫師來執行,而且執行麻醉和操作手術的醫師,也不能是同一人。

此外,施明宏表示,法規明定麻醉醫療行為必須由醫師執行,麻醉護理師是麻醉團隊的一份子,在醫囑下輔助執行醫療業務,比如在大型醫院手術室,一個麻醉專科醫師需要同時負責3-4間手術室,這時就必須麻醉護理師輔助執行,過程中替麻醉專科醫師隨時緊盯著各個病患的狀況並回報,緊急狀況時可協助抽取不同種類藥物,但仍無法取代麻醉專科醫師的角色。

因此,施明宏建議民眾,簽署麻醉手術同意書之前,除了主動確認是否有麻醉專科醫師,亦可要求院方提供麻醉專科醫師的姓名、證書字號供查詢,這是民眾可行使的權利,也是院方不能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