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區漁會在台南市政府及漁業署支持下,推出臺南蚵產地品牌標章。搭配溯源條碼、產銷履歷,在南市生鮮牡蠣商品外包裝清楚標示,方便消費者辨識產地來源。
臺南蚵品牌標章發表會,十四日上午在福爾摩沙遊艇酒店舉行。農業部長陳駿季、台南市長黃偉哲均出席,與南市區漁會、南縣區漁會一起見證台南蚵導入產地品牌共同運銷。
黃偉哲表示,台南牡蠣養殖面積超過一千五百公頃,全國排名第三,每年創造逾三億元產值。近年受到極端氣候及低價進口牡蠣衝擊,養蚵產業逐年式微。為了確保產地到餐桌每一口都是新鮮、安心保證,透過品牌價值增加漁民收益,市府積極推動傳統養蚵產業轉型,做出消費市場區隔,今年正式發行「臺南蚵」產地品牌標章。
陳季駿指出,蚵仔煎是台灣代表性庶民美食,曾獲《遠見雜誌》民調票選為最能代表台灣十大小吃排行榜第一名,國人對牡蠣的喜愛可見一斑。近年農業部持續投入經費,協助蚵農改善剖蚵場域環境及冷鏈設備,推動水產品溯源制度。從產地到餐桌,為民眾的食安及健康把關。希望消費者多購買本土優質水產品,讓台灣漁業永續前行。藉由品牌行銷,將台南蚵的美味推廣到全世界。
農業局說明,台南牡蠣主要有兩種養殖型態。曾文溪以北有北門、七股兩大潟湖,該區多為平掛式養殖,隨潮汐漲退,約有一半時間,牡蠣離水而生。經北回歸線以南驕陽洗禮,蚵肉緊實Q彈。曾文溪以南沿海採浮筏式養殖,於純淨海水中成長的牡蠣,體型碩大肥美,是饕客最愛的鮮甜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