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短期服用感冒藥 不會影響胎兒

感冒、皮膚癢是常見的小毛病,卻被孕婦視為魔王,不敢吃藥。(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感冒、皮膚癢是常見的小毛病,卻被孕婦視為大魔王,寧願不吃藥也不讓寶寶吸收藥物。食藥署21日指出,婦女懷孕期用藥首重安全,內服、外用皆須小心,如有感冒、腹瀉、紅疹等症狀需要使用藥品,應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自己懷孕相關資訊,或經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後,短期用藥不影響胎兒。

食藥署指出,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密切相關,懷孕期間不能亂吃藥,因為藥品可能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且影響程度及範圍與皆與懷孕週數有關,嚴重可能造成胎兒心臟系統、神經系統、腦部、五官、四肢的傷害或畸形缺陷。

婦產科醫師李汶芳指出,懷孕第3到8週是胎兒器官形成期,這段時期是胚胎發育關鍵期,胎兒對藥物極其敏感,如孕婦未經專業評估,服用太過刺激藥物,可能產生畸形風險;即使後續發育成完整胎兒,不謹慎使用藥物,胎兒的生長與功能發展仍會受到影響。

李汶芳指出,4種孕期內常用藥品,第1種是孕吐,通常可透過飲食、作息調整與水分補充緩解,若吐到不能進食,可向專業醫療團隊諮詢用藥,如促進腸胃蠕動藥物等。第2種是感冒,孕婦免疫力比正常人低,感冒後可能出現感染問題,如中耳炎、鼻竇炎等,在專業評估後,可適當服用抗生素治療。

第3種是牙痛,醫療院所通常不會對孕婦進行侵入性治療,會給予比較緩解的盤尼西林類藥物緩解。第4種是皮膚搔癢問題,當適當保濕後仍癢到睡不著,外用或內服抗組織胺可緩解不適,但同樣需要專業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