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科 大坑尾挑飯擔熱身

大坑里長黃永源挑起裝飯湯的擔子,和大夥歡迎大家元宵節來體驗挑飯擔習俗。 (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新化報導
 新化區大坑尾傳承上百年的元宵節「挑飯擔」習俗,三年前列入市定民俗,擔心傳統挑飯擔主角「鹹飯」烹煮技巧失傳,大坑里長黃永源昨天邀老一輩居民教導年輕人用大灶蒸煮鹹飯「傳承教學」,也歡迎大家在八日元宵節來大坑感受挑飯擔的人情味。

傳統鹹飯要以大灶燒柴方式烹煮,才能煮出特有風味。 (記者林偉民攝)
居民示範當地傳統以挑飯擔方式挑著鹹飯和湯品到聖母宮招待陣頭和遊客。(記者林偉民攝)
 黃永源表示,大坑尾挑飯擔習俗,起源於當地聖母宮傳承上百年的元宵節遶境活動,早年山區幅員遼闊,為了感謝參與遶境的陣頭辛苦,家戶會用在地食材烹煮鹹飯、竹筍排骨或菜頭排骨湯等古早味料理,放在竹簍內,以扁擔挑到聖母宮廣場,提供陣頭及民眾享用,由於每三年才一科,每次都吸引不少遊子返鄉參與,也有不少遊客來「逗熱鬧」。
 鹹飯是用在地食材烹煮,也是居民傳承的在地美味,隨著年輕人出外工作,擔心有些烹煮「眉角」失傳,黃永源昨天特邀請九十歲的董玉梅和女兒楊月雲及曾秀金、陳春菊、魏翠琴等人,到活動中心教導年輕婦女用大灶烹煮鹹飯。
 董玉梅表示,煮鹹飯要先爆豬肉,再將紅蔥頭、香菇、蝦米、魷魚炒香,再放入豬肉、雞肉炒過,放適當鹽、味素和醬油調味,再放入洗好的米拌炒,最後放入適量熱水後蒸煮,約一個半小時完成。
 黃永源表示,鹹飯好吃的秘訣是用大灶燒龍眼柴煮大鍋飯,過程隨時要有人添柴火,火勢不能太猛或太弱,才能產生特有風味,無法以瓦斯爐或電鍋取代,因此經驗非常重要。
 今年元宵節適逢三年一科大坑尾挑飯擔活動,中午和黃昏各有一場挑飯擔供陣頭和民眾享用,黃永源歡迎大家來感受這項充滿人情味的傳統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