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崑小夏日樂學 文化踏查美濃

崑小結合夏日樂學計畫開設崑山客讚快樂學課程,師生走出課堂前往高雄美濃區進行文化踏查。 (崑小提供)

永康區崑山國小暑假結合夏日樂學計畫,開設崑山客讚快樂學課程,安排二、三年級師生共計20餘人走出課堂,由主任、老師、客語薪傳教師帶隊前往高雄美濃區進行文化踏查,透過導覽解說,讓學生們以小旅行方式深入了解當地的客家文化和歷史典故。

崑小進行美濃客庄踏查活動,由教務主任陳谷易、客語薪傳教師管世瑗、劉紹桂老師帶隊,走出校園前往美濃參訪開基伯公、敬字亭、東門樓等著名傳統客家文化景點,另外也看到傳統客家建築及了解堂號的由來與意義,藉由導覽老師們的解說,加上一步一腳印的走踏行程,體驗濃濃客家人文風情,讓學子們對於每一個映入眼簾的景點印象深刻。

崑小以小旅行方式深入美濃了解當地客家文化和歷史典故。(崑小提供)

美濃地區最早的開基伯公壇建於乾隆元年,在靈山山腳下建立開基伯公,每日往返於美濃和里港武洛之間,是為客家人移墾美濃地區之始。管世瑗老師說,早年客家人到達新的地方進行開墾時,會先設立伯公以庇佑開墾平安,因此美濃開基伯公是先民開墾時最先到達的地方,也是聚落的一個重要指標。

瀰濃庄敬字亭是美濃目前遺留的四座敬字亭中,最為古老且完整,為國家三級古蹟。劉紹桂老師說,亭內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文獻和碑刻,這些遺物不僅記錄了當地的重要歷史事件,也反映了美濃早期客家人的社會風貌。

東門樓是美濃當地著名的地標之一,乃是重視教育的客家人為希望子孫輩出。陳谷易主任說,東門樓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種精神象徵,代表著美濃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參加同學興奮分享很難得有機會到美濃,看到好多平常上課中老師有提過的景點。

崑小校長王文玲說,美濃區是台灣著名客家文化聚集地之一,其獨特的文化遺產和生活習俗使其成為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非常感謝國教署夏日樂學計畫提供該校設計此次實地踏查體驗及學習機會。

(記者汪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