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位八旬長輩,原以為自身功能與體重下降是正常老化現象,並未在意,經衛生所護理師衛教與評估後,才發現有中度情緒困擾及營養不良風險;護理師將老人轉介至鄰近社區據點與南投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提供營養諮詢、共餐服務及社會參與後,老人家不僅心情有改善,胃口也變好。縣政府衛生局表示,透過功能評估與早期介入運動與營養等各種健康促進,可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發生,呼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可定期檢視。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今年招募三十七家院所,由專業人員提供長者前述六大功能評估,至八月底,完成初複評人數約六千三百餘人,結果發現以視力及聽力異常較多,分別為24.19%與14.18%。
衛生局表示,根據評估異常結果,訂定個人化的照護計畫,包含醫療與社會性的照護與轉介,並追蹤照護計畫的進展及藉由後測評估照護成效,可幫助長者及早發現可能導致失能的風險因子,維持老年生活品質。
衛生局局長陳南松呼籲,縣內鄉親年滿六十五歲以上,每三個月或自覺身心功能狀況衰退時,可加入「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長者功能評估含括延緩失能的關鍵六大指標:「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可由長者居家定期自我檢視,也能透過家屬親友的協助,幫家中長輩進行初步評估。若自評發現異常,可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評估與檢查,及早發現與治療,延緩失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