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潛境海洋‧保育前進」海洋保育主題特展正式開展,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親自蒞臨並表示,盼國人更認識海洋、共同為受傷的海洋發聲。本次特展於9月4日至9月8日(星期日)在臺北車站1樓多功能展演廳舉辦,首次引入VR影音及遊戲體驗,讓民眾,民眾可透過VR技術,身歷其境地感受水下清理海洋廢棄物的過程,及透過設備觀看海草床、珊瑚礁、藻礁、東部大洋及臺灣海岸地貌。管碧玲呼籲民眾踴躍參加現場體驗活動,將加碼送出由海洋廢棄物改製成的魟魚手巾。
管碧玲表示,海洋不會說話,而它正在受傷害,我們需要為海洋發聲,在人來人往的臺北車站辦理海洋保育主題特展,盼增加國人對於海洋的認識,瞭解其受到的傷害,並共同放大為海洋說話的聲量。管碧玲說明,根據美國大氣總署統計,地球所需要的氧氣有50%來自海洋,顯示海洋的重要性,期望透過特展,讓更多人認識並投入海洋保育行動,將海洋保護融入日常生活,以實現海洋永續的目標。
管碧玲說明,海洋委員會自2018年4月28日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國家總體海洋政策,並秉持「三安:國安、治安、平安」及「四海:海洋污染防治、海洋廢棄物治理、海洋生物保育、海洋產業發展」的策略。海保署在過去六年中,積極推動海洋環境管理計畫,包括衛星監測、定期水質監測、海污應變機制強化及海廢再生聯盟的成立等,為臺灣的海洋環境保護作出了巨大貢獻。她強調,這次特展首次將海洋保育議題帶入臺北火車站,讓更多人有機會瞭解並參與海洋保護行動,並呼籲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共同實現永續海洋的目標。
「潛境海洋 保育前進」特展在震撼的柏齡太鼓鼓聲中揭開序幕,海保署署長陸曉筠提到,海保署推動的各項海洋保育行動,是與在地民眾、團體及企業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也特別表揚了績效優良環保艦隊、潛海戰將及積極協助推動的區漁會及安檢所,計有47個獲獎的團體單位及個人。透過公開表揚,讓大家瞭解有許多默默為海洋保育工作貢獻心力的團體和人士,也期待有更多愛海的民眾及企業踴躍加入淨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