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區消防送水口 泡沫效果差

 

豎立於大銃街口的消防送水口(箭頭指),一旦發生火警,消防車進不了巷弄,可在此送水。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竣工的鎮北坊歷史街區自強街段因巷弄窄於兩米,在南方入口處設有一座消防送水口,這是專供狹窄巷弄使用的消防利器,主要著眼於巷弄狹窄,消防車根本無法進入,水帶接力,延長有限,且壓力到後面遞減,所以才會有這種先進的設備。但消防人員表示,僅能送水,送泡沫的效果不佳。

這種「接力」送水的消防送水口並不是首創,以前在中西區大天后宮前的新美街也見過類似裝置,但此次鎮北坊歷史街區更先進,在路面和水溝整修時已事先在裡面預埋水管和泡沫管道,一旦發生火警,消防車只要開到街口把消防車的水經水帶送進送水口,消防隊員不用再接水帶,就可在巷弄中段預留的消防出水口接水救火。

消防隊員指出,水帶頂多就是連接五條,長度只有一百公尺,但愈到後面水壓還會遞減,過去狹窄巷弄的救火,不是水帶接力,就是移動式泵浦,後者的缺點是人的體力有限,移動式泵浦救火仍受到一些限制。

 

雖然有消防送水和泡沫送水口,但是消防員認為送泡沫的效果不佳。(記者陳俊文攝)

消防隊員表示,台南歷史街區多是巷弄狹窄,設置消防送水口或泡沫送水口的用意良善,只是這可能僅限於消防水救火,若大火警要用到泡沫,這種泡沫送水口的效果不佳。消防員測試過,只要巷弄有兩米寬,開消防皮卡載泡沫機進入救火的效果還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