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40歲出頭的科技新貴體重110公斤、BMI超過30,糖化血色素也高達9%,確診為糖胖症。經過醫病討論,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管理、使用自費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約半年後體重降了17公斤,也逆轉糖尿病。
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范綱志表示,近來有越來越多因血糖異常的患者從健檢後求診,特色都是年紀輕輕、糖化血色素過高且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時常還伴隨如血脂、血壓等數值異常。這類患者需要積極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糖尿病衛教,並搭配合適藥物介入治療。
研究顯示,糖胖症患者減重5%可以改善血糖與共病,體重減輕10%可以減少藥量;減輕15%更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不再用藥。
范綱志表示,針對糖胖症患者,會以第一線標準藥物二甲雙胍類,再依照患者需要減輕體重的幅度,或是否有其他共病管理的需求來選擇藥物,例如口服與針劑的腸泌素(GLP-1)或口服排糖藥(SGLT-2)。醫院內實施醫病共享決策,透過衛教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目標與期待、用藥方便性等不同面向與患者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但若只依賴藥物的效果,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會復胖或是血糖失控。范綱志說明,除藥物外,臨床上也會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科技輔助患者,讓患者即時了解各類食物、進食份量或運動對於自身血糖的影響。
范綱志提醒,糖胖症為糖尿病合併肥胖症,比起單純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的患者胰島素阻抗性更高,血糖更難控制,風險也不只單一面向,心血管、腎臟、神經併發症風險都比未過重之糖尿病患者還要高,更會提升死亡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