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配合台南「做十六歲」成年禮俗,台南市立博物館推出「給長大一點儀式感:二0二四南博特調員青春特展」,以微型展示箱展示國內外成年禮、青春記憶及市民訪調,並啟用年輕人協同策展,一起向青春致敬。
市博以「自造台南」為目標,配合台南成年禮俗,招募二十二位南博特調員,除至台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體驗台南傳統「做十六歲」儀式,並由作家吳曉樂為引路人,分享成長議題的思考與對話,並訪問統一獅球員和現居台南的日韓新住民,一起思考「長大」這件事。
市博指出,四年來,已培育近四百位南博特調員,除持續推動市民共筆,書寫台南,也希望貼近青少年議題。透過展覽,成為台南文化成年禮,以博物館方式,培育在地青年的文化涵養與思辯能力,呼應市博的「自造台南」理念。
館長王世宏提及,除暑期策展工作坊,也與高中課程結合,如正於館內展出的「走出原路」及接檔「走出新路」,分與南女及永仁高中進行館校合作的策展成果,透過中央、成大和高中合作,學生進行原住民、新住民議題探索,更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