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鎮北坊歷史街道八日舉行竣工揭牌儀式,台南市長黃偉哲和多位貴賓民代一起主持,眾人在元和宮「鳳鳴社」徒步走唱引領下,共同在元和宮宮碑記複刻揭牌,碑文記述當年商業繁榮的歷史。
揭牌活動由黃偉哲偕同國土署長吳欣修、民政局長姜淋煌、文化局長謝仕淵、水利局長邱忠川、工務局長陳世仁、北區區長潘寶淑、立委陳亭妃、林俊憲以及市議長邱莉莉及多位市議員及北區各里長、各宮廟代表以及北華里在地鄉親共襄盛舉。

協助爭取經費的邱莉莉致詞感謝林俊憲的穿針引線,希望鎮北坊這座「後花園」,將來和興建中的台南市火車站站前文化廣場連成一氣「讓後花園變成火車頭」。
現場安排百年老餅舖「舊來發」量身訂做的家將椪餅和棉花糖贈送貴賓;勇伯出動五個傳統叫賣攤,回到大銃街的時代,招待與會貴賓免費享用古早味豆花、洋菜、彈珠汽水和冬瓜茶。
文史專家鄭道聰在碑前講述大銃街的歷史。從碑記中可看出,當時此街是一條繁榮的商業街道,以油行最多。另外一種重要機關就是官方的配送館。當時規定,凡來返大陸的十八米以上船隻,都必需幫忙運台灣米糧回大陸,所以運配館功能相同於現在官方的「黑貓宅急便」,但因要運官糧,一般檢查也較鬆,所以大家都樂意配合。

此工程於一一0年向營建署提出,由內政部國土署經費補助三千兩百萬元、市府自籌一千五百萬元,以總經費約四千七百萬元興建,完成的鎮北坊歷史巷道總長度僅一千零五十四公尺,很多來聽到這兩個數字,都說了一聲「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