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衛生局依據分析、統計,發現罹患憂鬱症的病人最後死於自殺者高達15%。由於長時間及長距離的耐力運動會分泌腦內啡,同時增加血清素,有利於抗憂鬱,若身邊有罹患憂鬱症的朋友,可利用假日走出戶外,迎向太陽大自然。
衛生局指出,憂鬱症普遍存在生活周遭,是一種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複雜的精神疾病,罹患憂鬱症的病人也許平常和一般人無異,但在夜深人靜時卻承受著失眠、情緒低落等極大的痛苦,嚴重的時候就會影響到病人本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間的互動關係。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民眾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自殺防治的工作必需落實到每一位民眾身上才能有效預防。
衛生局心理健康科說,經由藥物治療可以提升血清素,有效改善失眠並提升睡眠品質,在專業醫師的治療下穩定就醫服藥,再搭配適當的紓壓方式去調適生活的壓力,都有很高的治癒機率,也能有效地降低自殺事件的發生,現已經有許多人透過專業治療以及相關輔導措施,走出憂鬱症的陰影。憂鬱病人之所以會憂鬱的原因,以生理來說就是血清素過低,而透過長時間的耐力型運動是增加血清素最好的方法,而從醫學的角度來看,跑步、爬山、騎腳踏車等長時間及長距離的耐力運動行為會分泌腦內啡,同時增加血清素,就是最有效抗憂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