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哲明
你寫過「暑假作業」嗎? 它所代表的童年回憶依舊纏繞指尖,隨著教育改革逐步走向豐富、多元、趣味,但我依舊難忘日記、勞作、旅遊等考古題,尤其是在開學日前迅速完成六十頁的曠世巨作,在一頁頁的翻閱聲中,殊不知有天也將告別孩提歲月。
我的童年總靠「暑假作業」集結狐群狗黨,不論親朋好友還是街訪鄰居都有小孩需要「互相參考」,在沒有3C盛行的九十年代,小孩經常相約一起完成「暑假作業」;猶記,每到最後大夥總是接二連三放下筆桿,開始玩起123木頭人、捉迷藏、紅綠燈等團康遊戲,等到開學再被老師退回作業。
我總期待開學日能和班上同學分享「暑假作業」,看著蹲坐教室外瘋狂補寫的同窗好友,不知他們內心是否想起爸爸媽媽的耳提面命,直到老師在聯絡簿上詔告天下,恐怕此時內心早已悔不當初,但那純白童真根本無所畏懼! 我還記得國小生涯最後一次的「暑假作業」,要將六年以來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以便留給自己將來細細品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莫忘初心,但這全數封存又碩果僅存的「回憶紀錄本」最終仍消失於人海。「童年」是史上最好寫的暑假作業,它撫平了歲月成長的悵然若失,點綴了國小年級的轉換階段,總讓我們譜出一段「夏日狂想曲」,即便當時童年未必完美,卻總讓我一再回味。
我總懷念九十年代「暑假作業」的時代感,老師無疑成為童年崩貴的靈魂人物,卻累積成孩提歲月的美好回憶,也增添了人生風景的單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