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古蹟台南孔廟因0206地震受損,自動工修復以來,陸續完成明倫堂、入德之門等處修復,為讓民眾了解孔廟修復過程,文資處和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規劃拍攝四支影片,做為文資保存教育之用,昨日正式發表第三部《不朽的詠嘆》,讓民眾可以藉此進一步了解古蹟修復過程,也看見傳統匠師的技藝傳承。孔廟預計今年六月完成大成殿修復、九月完成西廡、東廡及禮樂器庫修復,屆時將展新貌。
文資處表示,孔廟受災後至今完成明倫堂、入德之門、東西大成坊、大成門、泮宮坊等修復工作,而古蹟修復除延續歷史軌跡和重現建築風貌價值,「傳承」更是保存傳統技藝重要關鍵之一,而修復有賴擁有各項技術的傳統匠師,須取得文化部審查,目前六百多人中,五十歲以下不到五分之一,急需更多年輕人才加入。
此次孔廟修復過程,即有匠師帶著新一代學徒加入,如漆作彩繪匠師陳敦仁為家族第四代傳人,先前跟著父親陳穎派至孔廟畫墨線、上色,如今換他帶著女兒一起在孔廟進行修復;泥作匠師蔡啟豐不藏私,相關技術傾囊相授給徒弟,而因各地使用的材料、工序工法不同,大量累積實力,為日後古蹟修復帶來新生命力;藉由孔廟修復,讓傳承成為匠藝的詠歎調!
先前發表的兩部影片,《凝聚的智慧》記錄孔廟受損後,如何透過眾人智慧進行緊急加固及介紹整體修復工程;《朱紅的記憶》描述的是,你知道孔廟修復過程中,兩項同為朱紅色的傳統重要工法,一為木構單彩漆作工程,一為用於磚牆的土朱灰泥壁。有興趣民眾可上Youtube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