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30歲女子烤肉一吃多就過敏,曾癢到直衝急診;就醫抽血檢查,竟與雌激素過高,導致組織胺代謝不良有關。醫師提醒,有婦科困擾的病患,中秋節這段時間可能成為過敏高峰期。
執業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該病患自訴,只要聚餐頻繁便會出現皮膚搔癢等過敏現象,去年中秋節烤肉後更因過敏反應強烈掛急診。她到皮膚科進行過敏源檢測,確認對蝦、蟹與塵蟎過敏;經接受飲食調整及定期清洗床單,未料只要聚餐增多,過敏仍然反覆發作。
楊智雯詢問病後,得知這名患者有巧克力囊腫,認為可能是因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比例失衡,以至於分解組織胺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受到抑制,導致組織胺代謝不良,進而引發「組織胺不耐症」。
抽血檢測結果證實,患者體內雌激素與黃體素的比值只有12.5,遠低於標準值50~250;DAO酶則僅有12 U/L,正常標準值應大於30 U/L,明顯偏低。
楊智雯整理中秋常見5大高組織胺食材,包括加工肉品、柑橘類水果、發酵食品、酒精、海鮮,以及柚子、橘子、乳酪、起司、泡菜、紅白酒、啤酒、香檳、帶殼海鮮、鯖魚等。
她提醒婦科患者,除避免大量食用高組織胺食物外,最根本解決之道是維持體內雌激素平衡。肥胖、長期便祕、肝功能代謝異常及接觸環境荷爾蒙,是雌激素增加的4大原因,從源頭改善體質,才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