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小安(化名)是親友眼中的勝利組,卻在40歲時被確診乳癌。起初在胸部摸到腫塊時,因為害羞不敢就醫,拖了3年,直到無法行走,必須靠輪椅行動時,才發現腫塊已是晚期乳癌,並且轉移到脊椎。
小安最初接受了荷爾蒙藥物治療,但隨著病情惡化,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後,轉而接受化療。儘管病情一度得到控制,半年後,腦部腫瘤再次復發,最終她選擇HER2弱陽性治療作為最後的希望,透過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原先因小腦的腫瘤導致走路搖搖晃晃、無法上班的她,接受治療後的3週內,症狀改善並且能重返職場,小安近期已經過著與一般人無異的日常生活。
衛福部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駿逸表示,HER2陽性乳癌在所有乳癌患者中約占2成,大約每5名乳癌個案就有1人屬於HER2陽性。終其一生,有30%-50%的機率會出現癌細胞轉移,目前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主要採取化學治療加上標靶治療提高患者存活率。
乳癌過去主要為3種分型:荷爾蒙陽性乳癌、HER2陽性乳癌與三陰性乳癌。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表示,隨著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問世,開啟了乳癌新分型「HER2弱陽性」。這意味著癌細胞即使只有微弱HER2表現 (IHC 1+),也屬於此分型,超過半數的轉移性乳癌患者都屬於HER2弱陽性。
陳駿逸指出,隨著新藥的出現,HER2受體達10萬以上的患者就可以接受HER2新藥治療,這使得HER2弱陽性逐漸受到重視,包括荷爾蒙陽性與部分三陰性乳癌患者都可能適用新藥治療。
李典錕表示,新藥精準打擊癌細胞,不僅可毒殺帶有HER2陽性訊號的癌細胞,同時透過「旁觀者效應」,可一併毒殺鄰近無HER2陽性表現的癌細胞,增加轉移性乳癌患者存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