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家取得循環經濟國際標準查核聲明書的畜殖業者、也是全台首座結合綠能、水循環及生物循環概念的台糖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目前進入試運轉階段。未來,這處養豬場不再是鄰避設施,而是兼顧環境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觀光育樂場所。
台糖同時強調,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是翻轉畜殖產業的起點,而非終點,目前已計劃編列一百零七億元,並以東海豐為範本改建屏東四林一、四林二、大響營一、大響營二及新厝等十六座畜殖場,打造乾淨且永續的畜殖產業。
位於屏東長治鄉的台糖東海豐養豬場,已有五、六十年歷史,台糖公司於民國一0五年著手重建計畫,並於一0七年開工動土,斥資六億九千萬建造密閉式的負壓水簾豬舍、設置區域沼氣中心、沼氣發電系統、廢水處理設施、結合環境教育與觀光的展示中心等設施。
台糖說,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共有十棟負壓水簾豬舍,每棟豬舍屋頂皆設有太陽能板,且含通風除臭系統、自動飼料給水系統、智慧化環境監控系統及豬糞尿收集系統,有效控制養豬氣味的問題。
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目前在養超過一萬頭豬,厭氧消化及沼氣發電等各設備皆順暢運轉,現在每日發電量近三千度電,待農委會核准試驗計畫加入外部豬糞尿及農業廢棄物後,發電量可望逐步提升。
台糖表示,未來東海豐園區正式啟用後,將朝環境教育場所的方向邁進,讓民眾走進養豬場,透過展示中心的AR與VR單元認識豬的生長過程及養豬技術的提升,同時可於參觀廊道上透過玻璃窗觀察豬舍內豬隻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