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蒼多
據說,富人(或自以為是富人的人)無鄰居。
有個富人(或自以為是富人的人),年紀七十好幾,已從事業退休,兒女不在身邊,只與老妻住在一起。
他住在一樓,但與二樓、三樓、四樓以及對面的一樓都交惡。怎麼會扯到對面一樓呢?其實隔了一條巷子,較沒有親近、頻繁的接觸,應該較沒有利害關係,也就比較不會有交惡問題。但是,不然。
他在與自己的二樓、三樓、四樓處不好後,就去向對面的一樓的一家人示好,以扳回一城。兩個一樓因此很麻吉。誰知,對面一樓裝冷氣的位置卻成了他們不和的導火線。
這位「富人」認為對面一樓的冷氣位置犯沖,要求改變位置。改完之後又不滿意,再要求改變一次。這位對面一樓忍氣吞聲改了冷氣的位置,但也因此埋了怨,經常向鄰人埋怨。這位「富人」樹敵的鄰居人數就變成四位了。
據說,富人(或自以為是富人的人)不耐寂寞,這位「富人」也不例外。
但他有排遣寂寞的方法。二樓、三樓、四樓以及對面一樓不與他交談,但沒差,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至少,他可以站在門口,跟很多路過的人哈拉,或跟較遠處的鄰居閒聊。他對路過的人和較遠處的鄰居都鞠躬哈腰,與對四位「惡鄰」的態度有天壤之別,對一里之長的里長也表現得彬彬有禮。四位「惡鄰」在跟里長談到這個很難相處的富人時,都會說,他令人不敢恭維,但里長在聽了之後都會很驚訝地說,「不會啊,他人很好,很有禮貌。」
除了路過的人和較遠處的鄰居外,郵差竟然也成了他排解寂寞的對象。
以前他養狗,每次郵差有掛號信按鈴,狗都會高聲吠叫,附近的很多狗也跟著吠叫。有—次,甚至在這個富人開門時,狗衝了出來,追著郵差跑。郵差嚇到,提訴願要信件的主人親自到郵局領取。
這個富人本來以為,他可以藉著領信的機會跟郵差聊幾句,誰知狗反而嚇走郵差,於是,經過長時間的斟酌後,他在狗和郵差之間選擇了後者。他向郵局當局說,狗的因素已解除,要求重新恢復送信。
有一位外向的郵差,在送了多次的掛號信後,與這個富人變得很熟稔。富人跟郵差談得很投機,還會對郵差噓寒問暖,言談之中也暗示自己頗有錢,還會做善事。有時兩人一聊就是十分鐘,耽誤了郵差送信的時間,郵差也不好意思婉拒。但富人有了郵差這位自己心目中的「莫逆」,對於四位「惡鄰」也不再以為意了。
隔了半年後,送掛號郵件的郵差換了人。新郵差內向、木訥,對富人的搭訕愛理不理,富人很落寞。富人正在想法與這位新郵差搭上線時,有一天他聽到郵差按二樓的電鈴,提高嗓子說,xxx掛號,聲音很熟悉:半年前的郵差又回來了。他喜出望外,趕忙開了門出來。郵差一面在蓋二樓的圖章,一面對富人說,「我沒有按你的鈴。」蓋完二樓的圖章後,郵差又對富人說,「我沒有按你的鈴。」
富人說,「我只是出來跟你說說話。」郵差真誠地說,「我今天要送的郵件很多。改天好了。」
富人悻悻然說,「隨便你,」然後用力在身後關起門,迴響的聲音好像在說,「你不了解我的心情。」郵差啞然,心想,「你不了解我的心情。」
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