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蔡姓女子罹患第3期大腸癌,開刀切除腫瘤後,開始化療,不料,反應劇烈,整晚坐在廁所地板上吐不停,一度想放棄。接受中醫輔助治療後,副作用大幅減輕,順利完成12次化療。
56歲陳姓男子也罹患第3期大腸癌,先安排前導性化療,化療時身體虛弱、食慾不振,住院時會診中醫,搭配治療,明顯改善副作用,順利完成化療。
中國附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表示,大腸癌雖是「難症」非「絕症」,抗癌的過程宛如艱辛的拔河比賽,現今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等,不同治療方式有不同的副作用。衛福部推出健保癌症西醫住院中醫輔助醫療計畫及健保癌症中醫門診照護計畫,希望透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減輕患者不適,順利完成療程。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葛正航表示,大腸癌治療時有許多副作用,像是疲倦虛弱、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白血球低下、手腳麻木感覺異常,口乾舌燥等;此時若輔助中醫治療,降低病人化療期間不適,讓治療更輕鬆。
葛正航說,以化療為例,化療藥物在中醫屬於熱、毒範疇,常造成患者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口乾舌燥,加上患者偏虛弱,虛實夾雜。中醫許多藥物可應用,像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腹脹瀉等症狀,臨床上可用香砂六君子湯、柴胡疏肝湯,增加食慾,消脹氣,止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