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疫專家:找出脆弱族群 更甚關注死亡率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美國防疫專家認為,目前看來這種病就像嚴重的重感冒,因應疫情重點不在於整體死亡率,而是要找出對這種病真正脆弱的族群。
 華盛頓郵報指出,疫情來勢洶洶其實蓋過了一項令人鼓舞的狀況─約82%的病例為輕症,幾不需就醫,因此實際患者可能遠高於目前統計。因應疫情的各國衛生當局,都想了解這個狀況代表的意涵。
 雖然世人在6週前才確認釀出這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但這種病毒的一些特性已趨明朗。對年長與本身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會很嚴重,絕大多數死亡病例,都是這類患者染病後因肺炎或其他呼吸道問題導致器官衰竭而死。健康、較年輕的成人情況好很多,也鮮少孩童的致死病例。
 納佐說:「可是有的人的免疫反應會加劇病勢,有些人不會。這很常見…冠狀病毒本就會引發很多種不同的疾病。」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全國免疫與呼吸道疾病中心主任米森尼爾說:「美國的患者全都不需大費周章醫治,目前也全都好轉。照美國與中國以外國家的經驗,很多患者似乎順利康復中。」
 不過,范德比大學醫學中心預防醫學與衛生政策教授夏夫納認為,也有可能是往返武漢的這些美國染病者本就足夠硬朗,而中國的空汙與更高的吸菸人口,也有可能加深疫情的嚴重性。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病毒學家弗利曼表示,一種只會引發感冒症狀的冠狀病毒NL63,感染細胞的途徑與種類與SARS相同,「一種只會讓你流鼻水,另一種卻會帶來致命肺炎,但沒有人研究為何會這樣。」
 儘管許多人仍聚焦於武漢肺炎的整體死亡率,但貝勒醫學院的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霍泰茲說,重要的該是聚焦於武漢肺炎對脆弱族群的致死率。
 霍泰茲說:「SARS整體死亡率雖是10%,但年長者的致死率是50%。若真的要遏制疫情,保護脆弱族群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