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會有漂亮的雙眼皮(中) ──解開眼皮手術的迷思

 ■姚碧春
 我們自己朋友或周遭的人,常因為雙眼皮外側的眼皮蓋下來去切外側眼皮或現在流行的眉毛下的切皮。可是很快的眼皮又壓下來(其實是眉毛掉下來),而且後來變八字眉要把眉毛拉高也變得不可能。
 所以對雙眼皮而言,第二個迷思,就是外側的雙眼皮上面的眼皮蓋多了一點,眼角垂了一點。雙眼皮從內到外,本來是由下往上,但現在外側的雙眼皮弧度產生下垂、不順,或雙眼皮變窄或不見,以為是外側眼皮多了。
 割完雙眼皮之後,或人在45歲之後,這個問題更容易產生,以前一般認為是外側的眼皮垂下來太多了,只要手術把它修掉一些,就可以解決。但是剛修完一兩個月看起來還不錯,等腫消了才發現情況依舊,眼皮再度下垂。老一輩的醫師還有很多的「撇步」,例如把雙眼皮外側做得比較高,或是外側眼皮特意吊高。但畢竟眉毛、眼皮、臉彼此互為整體的一部分,誰都不能任意多了,或少了一些;哪一個單獨改變位置,或去推擠人家,都是不對的做法。認清問題本質,歪了、傾斜了或下垂了就是要歸位,歸回每一個人組織構造原來的位置,這樣才會像年輕時的自己,歸位(如眼袋脂肪回推囊膜縫合,就是讓後退的眼球歸位,而且眼球不再後退)、提拉、脂肪注射恢復飽滿度,才是正確的做法。
 眉毛內側跟外側下垂的速度明顯不一樣,進而推擠眼皮造成外側眼皮下垂比較明顯。把眉毛固定在骨頭上,內側的固定韌帶比較密集比較厚,但外側的固定韌帶比較鬆,比較薄;而外側眉毛上面額頭把眉毛往上拉的額肌較薄弱,甚至缺如;另外外側眉毛下有特有的脂肪墊方便外側眉毛滑動下垂;還有,眉毛不管站在額肌或眼輪匝肌與太陽穴顳部的淺層肌膜都屬於SMAS(淺層肌肉肌膜),而45歲之後SMAS都開始往下滑,全部都會帶動外側眉毛往下。
 外側眼皮把雙眼皮蓋得比較多,唯一而且正確的做法就是提眉,打肉毒或內視鏡前額拉提的提眉都算是比較整體性的手術,純粹是眼皮、臉皮整體的提拉,而沒有切皮或是對某一個組織構造單獨的提拉,因為主要問題來自於眉毛的推擠。
 時下眉毛下做眉毛及眼皮的提拉,即是在眉外靠近外側眉毛下切一塊皮,一方面把眼皮往上拉,另一方面把眉毛往上固定,初期看似理想,但它並未顧慮到眉毛、眼皮、臉體互為整體的前提,所以最終眉毛不但被拉下來而且被拉住,日後想做提眉的手術也變得不可能了。 (待續)
 (本文作者為台南時代整形外科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