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隨著氣溫逐漸下滑,許多人發現,皮膚總是不自覺的發癢,尤其是晨起、睡前,更是奇癢無比,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藥師蕭麗美提出「3不5藥」預防冬季癢的秘訣,今年冬天不妨按照「3不5藥」方式來改善你的冬季癢,平常做好肌膚保濕,如果搔癢難耐,影響生活及睡眠,就應就醫,接受治療。
草屯療養院藥師蕭麗美表示,冬季時因為皮膚比較乾燥誘發搔癢感,經常搔抓造成皮膚像溼疹般變化,又稱為冬季癢、缺脂性皮膚炎或是乾燥性溼疹,誘發原因為冬天氣溫下降使皮膚血管收縮,常見的部位在四肢的身側,尤其是小腿前面,而腰部鬆緊帶束縛處因為摩擦的關係,也是好發的部位,病患常在晚上癢得睡不著,蓋上棉被後癢得更加厲害。
蕭麗美藥師提出「3不5藥預防冬季癢的秘訣,「3不」不宜用超過40°C的水沐浴,沐浴後以乳液、嬰兒油、凡士林補充皮膚的油脂適;不可搔抓患部,以免使皮膚表層的破損加劇,引起更嚴重的發炎;不宜泡澡或過度清潔,勿使用去汙力過強的肥皂。穿著的衣物宜選擇棉質衣物對皮膚的刺激最小,避免使用毛料。
「5藥」1.潤膚劑:功用為滋潤皮膚,使皮膚有充足的水份而避免乾燥、搔癢及不適;2.外用類固醇藥膏:使用潤膚劑後仍未能控制病情,可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以減低皮膚發炎的情況;3.口服抗組織胺:具有抗敏感及止癢的作用;4.口服類固醇比外用類固醇藥膏有更多全身性的副作用,通常不會長期使用,病人必須在醫生的處方下才可使用。
5.中藥治療方面在中醫的觀點,認為冬季癢的病因多為風邪,肝腎精虧、氣血兩虛、血不榮膚所致。保養的部分可外用及內服雙管齊下,外用的部分可以容易取得的麻油及紫雲膏外敷,內服的部分則以當歸飲子來改善皮膚癢的症狀,當歸飲子中何首烏、生地黃補腎填精;當歸、黃耆補氣血、潤肌膚,而又能固表;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鮮皮祛風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