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69歲謝姓婦人早年務農,總是跪在農田裡採收豌豆,10年前兩腳膝蓋疼痛、僵硬,進行全人工關節置換,但之後左膝還是腫脹疼痛,經7次清創手術未見改善。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同時也是高壓氧中心主任陳柏辰診斷為慢性骨髓炎,除藥物治療,並為她申請了健保的40次高壓氧治療,只經10次治療後已改善疼痛,能平緩行走。
謝姓婦人說,人工關節置換後右膝還好,但左膝持續疼痛腫脹,之後曾進行7次清創手術,仍然無解,近半年來幾乎無法行走,後來經醫師陳柏辰看診,服藥並透過健保進行高壓氧治療,沒想到幾次後就開始好轉,到了10次之後,疼痛感已大為減輕,雖然後續還要做20多次,但感覺曙光已現。
陳柏辰指出,病患左膝腫脹疼痛,X光顯現大量骨骼缺損,左腳比右腳短4.5公分,經細菌培養確認是棘手的慢性骨髓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向健保署申請高壓氧治療,並通過審查。
陳柏辰指出,慢性骨髓炎是開放性骨折或骨科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主要是細菌感染深入骨髓後,未能及時清除,導致細菌在骨髓的巢狀結構內建立根據地,由於細菌感染已經破壞骨骼血流循環,引發局部缺氧長出疤痕組織,所以正常免疫細胞與抗生素藥物無法深入感染核心,導致感染只能暫時壓抑、無法根除,是很棘手的疾病。
陳柏辰說,該中心累積上百例高壓氧治療慢性骨髓炎成功,在於高壓氧能夠加強側肢循環生成,加速傷口癒合、帶入更多抗生素到達感染周邊,高濃度氧氣也能直接殺菌、加強白血球的殺菌功能,甚至能加強抗生素的殺菌力,因此被列入了健保高壓氧有條件給付的治療項目。
陳柏辰表示,慢性骨髓炎非常痛苦,已經失去治療信心的患者不應放棄機會,高壓氧治療是另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