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一梨潤三秋

■周堯萌

秋,一個收穫與沉澱的季節,萬物開始收藏,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涼意。此時,一種水果成為了這個季節的代表,那就是梨。古語有云:「一梨潤三秋」,這不僅是對梨的讚美,更是對秋天最好的注解。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在秋日的陽光下,梨園裡,黃澄澄的梨子掛滿枝頭,彷彿是大自然贈予人間的一枚枚金黃的印記。又怎能不叫人垂涎呢?想起辛棄疾《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云:「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這是多麼和諧而又歡快的場面啊!這些梨子,不僅味道甜美,還能給人們帶來樂趣。

「入門且一笑,把臂君為誰。酒客愛秋蔬,山盤薦霜梨。」梨的食用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梨就是秋季的佳果。它的甜美與多汁,能夠潤肺清燥、清熱化痰,是秋天養生的佳品。古人有言:「貼秋膘」,而梨,正是這個季節最好的「貼秋膘」食材。它不僅能夠滿足味蕾的享受,更能滋養身體,讓人在秋天的乾燥中感受到一絲滋潤與溫暖。

記得小時候,每到秋天,秋高氣爽,空氣乾燥,我常常因此有些咳嗽,每每這個時候,母親總會想方設法地找來一點冰糖和梨子一起燉水給我喝。只見母親首先削去梨子的外皮洗淨,再挖去梨核,放入冰糖後便把它們放入煨罐裡,趕在燒鍋做飯的時候把煨罐放在鍋洞煨。這樣煨出來的冰糖梨子水呈現一種清澈透明的狀態,梨塊經過燉煮後變得軟糯,湯汁濃稠,與融入其中的冰糖形成了一種和諧的色彩搭配。梨塊的色澤自然,而冰糖的加入使得整個燉品看起來更加晶瑩剔透,令人食欲大增。梨肉經過長時間煨製後變得十分軟糯,與冰糖的甜味完美融合,既保留了梨的清新香氣,又增添了冰糖的甜潤,不僅口感滑潤,而且清甜可口,具有生津養胃、清熱化痰和中止咳的功效,是一道適合各年齡段人群享用的健康甜品。

梨樹從先秦時期的文獻記載,到秦漢時期優良品種的培育,再到唐朝的廣泛種植,梨樹見證了農業的發展歷程。它不僅是秋天的象徵,更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當秋天來臨,梨園裡瀰漫著果香,成熟的梨子掛滿枝頭,等待著人們的採摘。「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這些梨子不僅滋養了人們的身體,更承載著家人之間的情感與記憶。它們是秋天給予我們的饋贈,是我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

「昨宵宴罷醉如泥,惟憶張公大穀梨。」「杜酒偏勞勸,張梨不外求。」試想在一個秋風宜人晚上,幾個知心友人相聚,三杯兩盞淡酒過後,來一盤如雪般的梨肉,那又是怎樣的醒酒、爽神、舒心?就連梅堯臣都忍不住說:「烹雞庖兔下籌美,盤實飣餖栗與梨。」

「一梨潤三秋」,這不僅僅是對梨的讚美,也是對秋天、對自然的一種感激,更是因為它承載了母親對我們的母愛。每一口梨子,都是對故鄉的深情告白,都是對過去的溫柔懷念。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裡,讓我們珍惜每一顆梨子,感恩大自然的饋贈,讓這份滋潤與溫暖伴隨我們度過一個美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