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以社會實踐推動「永續教育」 培養學生不被AI取代的軟實力

中原大學與黑松教育基金會合作,將永續環境教育融入地方小學。(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把真實世界搬進教室,落實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鼓勵師生用行動回應在地需求。企管系學生上山幫助偏鄉小農透過網路販售農產品;室設系學生為社區公益二手店打造隔熱天花板,改善店內高溫環境;設計學院埤圳計畫與馬來西亞UCSI大學合作舉辦「竹構築實作」等活動,增強國際鏈結。USR在中原大學不是口號,而是師生的日常實踐,「服務共好」已成為中原人的DNA,更是無法被AI取代的軟實力。

中原大學企管系學生前往日本沖繩進行地方創生實習,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永續治理辦公室主任李明彥七日表示,中原大學從全人教育的視角,在豐富的永續課程和營隊中,特別重視社會不平等對於永續的衝擊,實際帶領學生透過USR計畫,用行動回應在地民眾的需求。而學生透過執行專案累積經驗,培養了創意、洞察與團隊合作等AI無法取代的軟實力,並且擁有「利社會」的價值觀,更顯可貴。

中原大學今年邁入七十週年,過去在校期間一起到偏鄉部落服務、一起關懷社會的校友,即使畢業多年也仍是超級隊友,持續發揮共好力量。李明彥強調,全人教育不只能涵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對於未來的職涯與人生也有助益。中原大學把真實世界搬進教室,使學生能夠更快速地理解企業或場域之中真正的問題,為未來職涯發展開創更多可能性。

中原大學榮獲「台灣永續大學獎」,李明彥(右)代表上台領獎,(左)為頒獎人-前教育部部潘文忠。(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永續處表示,從社會參與到社會創新到永續發展,中原大學一路以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實踐SDGs。從USR方案到全校各系所課程,鼓勵教師從課堂帶領學生,落實永續發展。各院系師生透過課程及活動涵養,將所學專業結合各界資源協助偏鄉與弱勢,每年執行專業服務學習方案數達一百八十項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