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5區域 居民都愛走路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國外研究指出,全世界最長壽的5個區域,都有多走路的習慣。這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強調的「避免久坐」觀念,養成運動習慣、試著定期起身走走,有益於健康。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在臉書專頁「安欣瑜醫師」發影片引述國外研究指出,針對全世界最健康壽命最長5個區域,包括日本沖繩、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半島、美國加州的洛馬林達區及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進行調查,分析其長壽秘訣發現,這些居民的長壽秘訣之一是多走路。他們不仰賴高強度身體活動,而是將一些低強度身體活動,如走路、打掃等活動融入生活中。

安欣瑜指出,久坐已證實與多項慢性疾病、代謝症候群等有關,只要每30分鐘站起來走動一下,就可顯著改善健康狀況。呼籲未養成慢跑、重訓等運動習慣的人,定時起來走一走,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醫師表示,走路是一種有氧運動,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快走可以產生肌肉和心血管適應,從而提高全身耐力性運動能力、心臟收縮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步行則有減脂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步行30分鐘,可增加熱量消耗30%;每天步行1公里,每月可減少約0.3公斤的脂肪。另外,每天堅持走路還可以改善睡眠、舒緩情緒。

醫師建議,每週3~5天規律的走路訓練,每次持續時間為30~60分鐘,每週累計150分鐘左右。行走過程中,可加快步伐以增加運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