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腳步近成,中共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召開2025年全國春運會議訊息稱,預計2025年春運期間,中國大陸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規模創歷史新,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
2025年春運從本(一)月14日起啟動為期40天,依據中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應急管理部、氣象局、鐵路局、民用航空局、郵政局、鐵路集團公司聯合發布《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安全生產和服務保障總體方案》,2025年春運期間貨物運輸需求旺盛,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增大。重要城市群重要通道壓力集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城市群客流集中,滬蓉、滬寧和瓊州海峽等通道面臨”平急轉換”考驗。保暖保供、民生、春耕備耕等物資運輸需求旺盛,統籌做好公眾出行和重點物資運輸面臨壓力。
總體方案要求挖掘運能潛力,增加道路水路運力投放,最大程度滿足旅客運輸需求,加強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與城市客運資訊共用。加強瓊州海峽客流運行監測,提升新能源車專班船舶運輸能力,增加船員儲備。實施南北岸統一調度,做好船舶進出港、靠離泊和裝卸等銜接。
總體方案加強煤炭主產區鐵路運能調配,加大船舶運能投入,保障幹線運輸和集疏運順暢。強化”北方四港”運行監測和調度處置,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做好民生物資運輸保障。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對民生物資船舶實行優先引航、過閘、錨泊、靠離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