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農業局觀察發現,六月份為汐止區八連路路殺高峰;結合生物習性於該處再設置一處階梯式生態廊道,不僅改善排水系統,也為野生動物提供安全回家的路。這也是全市第七處為動物客製化生態廊道,目標至明年增至十處。
農業局一一二年進行汐止八連路路殺調查統計,發現六月份為路殺事件發生高峰期,共計發生二十四次路殺事件,遭路殺的物種多為蛙、蜥蜴、蛇等兩棲類動物。
農業局長諶錫輝指出,八連路鄰近國道,是汐止重要聯外道路,路殺觀察曾多次看到保育類動物穿山甲、麝香貓及鼬獾、白鼻心等動物出沒,尤其有穿山甲覓食、挖掘等足跡。

為降低道路對棲地影響,農業局於路殺熱點區規劃設置階梯式生態廊道,其中包括誘導式斜坡、兼具排水功能的地下廊道,以砌石堆疊緩坡,引導動物進入地下廊道,進而安全地穿越馬路。
農業局並巡視八連路沿線設施,發現有數個較深的集水井及箱涵。為防止小動物受困,亦設置砌石坡道及土包,並設置斜坡道,鋪設網布供動物自由穿梭。在設置完成後即觀察到白鼻心前來使用設施。
諶錫輝表示,新北已建置三峽區紅龜面路地下廊道、土城區承天路誘導式斜坡、兩處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新店區動物過路排水箱涵等六處生態廊道,汐止八連路是第七處。農業局今年將針對三芝、石碇及坪林區進行生態調查,預計到明年生態廊道增設至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