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拚四接 環團批誤導工商界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暨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發出共同聲明,協和轉再生,對基隆工商發展更好,台電公司及政府應提供正確的資訊給工商界。

行動小組指出,有多個基隆工商界代表召開記者會支持四接,提出的理由包括有,如果環評不能通過,老舊的燃油機組就要繼續用;AI時代是大用電時代,協和電廠油改氣,減少空汙及碳排;輝達有意將海外總部設在北部;台電已經把填海造地面積縮小等。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電協和電廠的燃油一、二號機已於二0一九年除役多年,三、四號機因空汙防治設備已無改善空間,未來難以符合三級防制區加嚴標準,規劃於加嚴標準生效「前」,於今年六月三十日除役。無論四接環評是否通過,老舊的燃油機組都必須除役,並無繼續使用的問題,政府及台電應提供正確資訊,而非誤導工商界。

依環評資料,一百萬瓩的協和電廠,轉型二六0萬瓩燃氣火力電廠,每年將排放六二三萬公噸溫室氣體及一二二一公噸空汙,溫室氣體將較過去多出數倍,是「增碳」而非減碳;而空汙排放量,也將較轉型地熱等再生能源更高。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輝達公司的永續報告書,承諾透過再生能源為辦公室和資料中心提供全球所有電力,預計到二0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財政年度結束時,範疇二(註:間接排放,指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排放量為零。

蔡雅瀅強調,國際上許多研究都指出「填海造地」會嚴重損害漁業資源,能源開發不該只有在「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填海造地一種選項。過去中油三接也曾多次縮減造地面積,最後在藻礁公投期間,提出「不造地」,重視基隆漁業發展,應要求台電做出「不造地」承諾,而非有縮小造地面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