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文收到 憲訴法覆議失敗 賴將評估救濟手段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行政院提出的「憲法訴訟法」覆議案上週五遭到立法院否決,總統府和行政院證實,十三日下午已收到立法院覆議結果。府方表示,賴清德總統將會評估所有可能的救濟手段。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會遵守憲法,但強調未來一定要先暫時處分再釋憲。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指出,總統府已在下午收到憲法訴訟法覆議案咨文,賴總統將在合法、合憲的前提下,審慎考量國家發展與民主價值,評估所有可能的救濟手段,以守護民主自由憲政體制。

行政院表示,十三日下午已收到立法院函知有關行政院就憲法訴訟法移請立院覆議結果,將審慎評估下一步的作為,行政院正蒐集相關資訊,進一步徵詢學者專家意見。

立法院會去年底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規定大法官未達十五人時,總統應於兩個月內補足提名。另外,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十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九人。

針對媒體報導,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法,一旦新法公布後,將因大法官人數不足無法受理釋憲案。柯建銘表示,憲法訴訟法的前身是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當時是立法院修法後,總統還沒公告就可以提釋憲,民國一0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最後一次修大審法,刪除立委可以擔任大法官、立委提釋憲門檻調降為現有總額的四分之一等。

柯建銘說,大審法廢止後,現在是憲法訴訟法,若認為窒礙難行提釋憲一定要暫時處分,這一次沒有修憲法訴訟法第四十三條,釋憲一定要暫時處分再釋憲,民進黨團現在一定走暫時處分的程序,沒有媒體寫的有爭議,假如有爭議的話,請國民黨御用的、最有名的深藍憲法學者,不管是陳長文、蘇永欽、李念祖,又或是葉慶元,出來談這個問題,「不要躲起來」。

柯建銘指出,民進黨團一定依照憲法程序,會依憲法訴訟法規定提出暫時處分及釋憲,且一定先提暫時處分,沒有適用的疑義,因此,媒體炒作的問題,完全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