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泡澡心梗 電擊葉克膜救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50餘歲許姓男子泡澡時突覺左胸口與左上臂劇烈疼痛,原以為是疲勞所致,還請家人幫忙刮痧;救護人員到場後已經心跳停止,當下立即CPR並使用AED電擊搶救,到院後醫療團隊快速啟用葉克膜爭取搶救時間,並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打通堵塞的冠狀動脈,撿回一命。

1月19日是全國消防節、也是象徵生命守護的「台灣心肌梗塞日」。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攜手台北市消防局,衛生局,以及北醫附醫及心臟基金會14日召開「Team Taiwan救心馳援‧守住每顆心」記者會,宣示打造牢不可破的救心防線。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北醫附醫心臟內科醫師黃群耀指出,衛福部112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2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的致死率持續攀升,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萬7000人罹患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發作的黃金救治時間極為關鍵,其中涉及3個重要的環節,包括全民急救知識普及、消防救護人員即時取得病人心電圖,提供醫師迅速判讀、聯絡後送醫院,透過超前部署讓病人抵達醫院後,即有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接手搶救。

北醫附醫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心肌梗塞的救治是與時間賽跑,黃金時間越短、病人恢復越好。院內結合急診、心臟內外科及護理等多專業團隊,導入高效溝通與判斷機制,成功縮短從入院到完成心導管治療的時間,並將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JCMA》。也盼透過無縫接軌的救治體系,為更多心肌梗塞病人爭取生存機會。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黃偉春表示,105年起推動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今年邁向第10年,呼籲民眾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有胸痛,胸悶,合併冒冷汗和或喘氣症狀要立即聯絡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