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十七日登場,審查會議進行將近九小時。最後在環委建議下,環評初審階段首次動用投票,最後決議兩案併陳(建議通過及不同意開發)送環評大會審查。
台電規劃在協和電廠內拆除既有四部燃油機組,改建二部燃氣複循環機組,總裝置容量二百六十萬瓩以下,另填海造陸約十四點五公頃設置LNG儲槽及卸收碼頭等,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環評)」。
環境部十七日召開專案小組第六次審查會議,原有七十七名旁聽民眾登記發言,因為人數眾多,環境部原協調正反方各十人發言,卻引發環團不滿。最後決議讓網路報名且在上午九時三十分前到場簽到的四十二名民眾發言,都可進入環評會議室。
台電首先表示,協和改建計畫有其必要性,也強調經評估潛在場址等,現地改建、以氣換油仍是唯一方案。
基隆市長謝國樑也到場指出,基隆港與市區緊鄰,且基隆港具有一定程度軍事戰略意義,協和電廠應避免設置高風險設施,也希望環評委員能拿出最高標準替基隆市民把關。
反方民眾對此案提出航港安全、影響生態疑慮等意見,也有人認為四階過於靠近軍港的選址問題台電隻字未提,且沒有經過國防部回覆,環評不應審查,也質疑環境部今天排整天審查就是為了碾壓通過環評。
正方民眾則認為,「沒有電要怎麼做事」,所以支持台電電廠改建,也認為台電東移方案確實有比較好,能帶動地方發展。
旁聽民眾發言時,前立委陳椒華不願在發言台上發言一度引起旁聽民眾口角衝突。歷經九小時討論,正反方邀學者在會中意見正反交鋒。最後在環評委員吳義林提議下,採用投票表決。會議有十名評委出席分別就甲案「補件再審」以及「建議通過及不同意開發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進行投票。最後乙案以九票壓倒性勝出、甲案一票,環評委員最後決議兩案併陳送環評大會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