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自然考諾貝爾獎入題 考生認為素養題多時間不夠用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一四年學科能力測驗(學測)首日,下午考自然,台中考生反映,今年出現小學生才有的「連連看」題型,考葉綠素與聖嬰現象的關係,算是新題型且簡單,是少數「小確幸」題;但今年素養題偏多,考題文章長,花很多時間才能看懂題目問什麼,「很吃閱讀理解力」,時間不夠用,壓線寫完、來不及檢查。

學測昨日至二十日舉行,台中市計有文華高中、台中二中、台中一中、興大附中、明德高中、靜宜大學、清水高中、弘文高中、台中女中、惠文高中、東海大學等十一校擔任試場,預計考生數一萬六千零七十八人。

學測昨日上午第一堂考數A,中午十二時五十分第二堂考自然,考到二時四十分;多數為自然組考生報考。

台中一中王姓與邱姓考生說,今年自然科考題多是基本觀念延伸下命題,但今年素養題偏多,考題的文章長,雖然文章中提供很多線索,但前提須「看懂題目在問什麼」,才能找到正確相關的線索去解題,「很吃閱讀理解能力」。

邱姓考生說,考題很生活化,也有結合時事考諾貝爾醫學獎發現微型RNA,考課本相關知識,另有用烏山頭水庫的水引到玉山,考重力位能、能量轉換觀念,但不少題目因文章很長,如果過去沒有養成閱讀習慣,熟悉大量閱讀文章,恐怕這次讀題會遇到不小的理解障礙。

王姓及呂姓考生均指出,因為花很多時間在閱讀理解題目文章,時間分配壓力大,很多題目只能先用排除法消去不可能選項下答題,最後一題幾乎壓線才寫完,幾乎沒時間再檢查,整體難度中間偏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