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羚
近日,到醫院探望朋友,病房內的味道好似久違了又那麼熟悉,如煙飄過。
曾經有半年的時間,老公日夜睡在病床,而我睡在一旁的陪病床。我倆像遊牧民族,遊走於彰化、台中,幾個著名的大醫院。屈指一算,那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
那年,老公趁著學校春季班剛結束,而夏季班尚未開學的空檔,獨自回台度假,沒想到就在假期結束前兩天中風,住進加護病房。我在美國聽到消息已是傍晚,一時難以承受,我拿起電話請牧師為我禱告,之後,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隔天一早,我立即飛回台灣。
接下來的半年,除了老公兩度住進加護病房,以及剛從加護病房出來,需要請24小時全天候的看護外,我日日以醫院為家,我辭掉工作,專心照顧他。老公住院期間,我一直有請日間看護幫忙,他們都是我的貴人,也都成為我們的好友。看護除了以專業的技能照顧老公,也耐心教導我許多醫療小撇步,像鼻胃管餵食、為病人拍痰、擦澡、更換尿片、輔助下床、上下輪椅等等,這些看來都是小事,卻樣樣有訣竅,處處是學問,都是需要努力學習的功課。
老公在家中排行老大,他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弟弟和大妹都住在彰化。
當年,我從美國匆匆趕回台灣,除了隨身文件,兩手空空。我們長年居住國外,回到台灣,許多事情需要處理,弟妹月勤總是不厭其煩,每天用摩托車載我到各個機構辦事,帶我到商店、市場買必需用品。事發當日,她看見老公躺在地上,馬上斷定是中風,緊急叫救護車,因為她的機智,老公得以及時送醫。我們妯娌之間的感情向來很好,我們更像相交相知多年的好友,互相信任,尊重彼此。偶爾她心中有點苦水向我傾訴,我也樂意傾聽,安慰她幾句。老公住院期間,幾乎所有瑣事,都由她代勞,如此,我才能在醫院專心陪伴。
老公即將出院時,我請月勤幫忙在醫院旁邊租間套房,以便讓老公每天回醫院復健。小叔夫妻四處張羅,幫我們看屋找房,不僅租到一個好地點,他倆更鉅細靡遺地為我們準備所有家俱及生活用品,還怕大哥無聊,連電視都搬來了。
當老公拔掉鼻胃管,開始進食時,大妹映芬每天到醫院探望,熬煮養生稀飯,燉補湯,仔細將各種水果磨碎或打成果汁,除了帶給大哥,也會額外為我準備一份餐點。她曾經在醫院當志工,熟習醫院的各項作業流程。她總是一來就幫老公翻身、拍痰、按摩,讓大哥不得動彈的身軀,能夠稍有緩和。住院病人若要外出,必須在醫生同意下,向醫院請假,老公能下床活動後,映芬幾次安排,讓我們請假到餐廳用餐,雖只是短短兩、三個小時,卻能讓我們暫時換個環境透透氣。看著她用輪椅推著大哥穿梭在巷弄中,我跟在他倆身後,心中只有無限感動,這人世間還有什麼比手足之情更為珍貴的?
小叔夫婦及小姑對我既體諒又支持,經常貼心送暖,讓我不孤單。
每天就寢前,我讀朋友寄來的電子郵件給老公聽。雖然我們侷促於病房一隅,但時時刻刻,總有許多關懷與鼓勵的話語,從世界各地傳來。朋友的加油聲如暖流,激勵著老公的求生意志,讓他更堅強面對,而溫馨的字字句句,也同時安慰我的心。
人的一生,所經歷的無非是生、老、病、死,而與病魔纏鬥,最是辛苦又無奈。所幸老公是個好病人,他認真配合醫護人員安排的療程,努力復健。
中風病人復健之路最漫長,不論身體上或心理上,都需要不斷的調適。早些年,社團或親友有活動,我都陪他參加,讓他樂觀面對,保持心情開朗;近幾年,我鼓勵老公寫作,我相信他當教授時能寫論文,退休後寫生活瑣事應該也不至於太困難,何況動腦思考、動手打字,都是復健的最佳良方。直到今日,他仍在復健中,也持續在進步。我們從不放棄,總是懷抱希望,相信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這一路行來,如果沒有看護的專業照護,家人的默默支持,朋友的溫馨鼓勵,我必走得坎坎坷坷。患難見真情,我總是滿懷感恩的心,感謝有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