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由作家楊双子書寫、譯者金翎翻譯的《臺灣漫遊錄》,去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大獎,這是華文世界第一部獲此殊榮的文學作品,堪稱台灣文學年度盛事,更成為國際文壇矚目焦點。台灣文學館邀請兩人分享他們在文學創作、翻譯及推向國際文學場域的所思、所聞。
這場「楊双子與金翎從原作到翻譯的對話」講座由曾獲選「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的作家黃崇凱主持,讀者出席踴躍,甚至有人特地從北部南下,現場提問踴躍,會後簽書會更是大排長龍。
台文館長陳瑩芳表示,台文館近年致力透過外譯、作家國際交流等方式,將台灣文學推向國際文壇,今年更規劃「飛越文學天際線」系列活動,希望作家返台後能和讀者面對面分享創作及國際交流經驗。
楊双子指出,之所以用「翻譯框架」來構思小說,除為從語言、時間、空間,增進當代讀者理解,也為回應讀者感興趣的內容;金翎說,多虧有翻譯框架才得以進行許多前衛嘗試,在書中呈現譯者楊双子、金翎的多重角度;也有充分的理由加上「註腳」。
作品設定一九三0年代;楊双子認為該年代現代化設施到位、文化蓬勃發展並開始追求身體解放,金翎則提及,希望透過華語、台語、日語的語言層次,英語讀者可隨時體會到台灣當時文化與語言的複雜性。
楊双子強調,台灣文學是整體,群策群力,期待更多人知道台灣文學為何值得投資,期待透過體制,增加被看見機率;金翎指未來將更專注於翻譯更多台灣文學、漫畫、童書,希望有機會提升這些作品在世界上的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