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政珍 圖/柯適中
二十世紀五0、六0年代,有些詩人認為超現實是以反理性反邏輯來重現更真實的現實。這也是紀弦強調的「現實之最深處」的現實。
我們可以把「更真實的現實」作為檢驗超現實詩作成敗的依據。「更真實的現實」的立足點是詩人和人生相傍依、思維和現實相牽繫。同樣是五0、六0年代超現實書寫,洛夫《石室之死亡》中如此的意象觸動人心:「所有的玫瑰在一夜萎落,如同你們的名字/在戰爭中成為一堆號碼」(第49節)。原因無他,因為詩行讓我們逼視到戰爭真實的樣貌,生命只剩下一些代表死亡的兵籍號碼。所有玫瑰一夜間全部萎落是超現實思維,名字變成號碼是經由思想的剪輯而跨越常理邏輯。
因此,成功的超現實詩作,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是有現實支撐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