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生態服務給付成果亮眼

食蛇龜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太平、霧峰地區大面積種植龍眼、荔枝、枇杷等果園,為食蛇龜喜好利用之棲地類型。。(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於霧峰、太平等地區推動「食蛇龜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首年推動有十九位農友參與,友善農地面積達十七公頃,桐林社區更自發成立食蛇龜巡守隊,成果豐碩亮眼。二十一日於霧峰區桐林國小舉辦表揚會,頒發感謝狀及七十七萬元獎勵金。

林業保育署中分署指出,食蛇龜是台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於低海拔闊葉林及鄰近農地,與居住在淺山地區務農為生的人類生活空間重疊,受到人為活動高度干擾,野生族群與棲地環境面臨嚴重威脅。

+ +減緩食蛇龜生存壓力,該分署盤點潛在棲地,以台中太平、霧峰地區大面積種植龍眼、荔枝、枇杷等果園,為食蛇龜喜好利用之棲地類型,「友善農地給付」、「巡護監測給付」兩種給付項目,依所實際執行的農地友善管理、營造適宜棲地、社區巡守及保育宣導等作為,每人每年可核發上限三萬元獎勵金,鼓勵農友們為食蛇龜維護良善的棲地環境。

霧峰區桐林社區的張政良,果園位在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周邊,附近保留較原始自然環境,田區可見穿山甲、大赤鼯鼠、領角鴞等多樣生物資源現蹤。

 張政良說,有感於食蛇龜和其他野生動物不如以往,利用牛筋繩取代刀片式除草機,減少鋤草過程誤傷龜類,田區內鋪設修剪完成的枯枝落葉,創造食蛇龜躲藏空間,自力挖設淺水池,提供穩定水源。

太平區黃竹坑的張謦文與家人加入食蛇龜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農地打造為食蛇龜友善環境,參與計畫期間,田區內發現食蛇龜出沒紀錄,家人及周遭農友感到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