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王安石詩裡的新年

■李碩

眼瞅著新年就快到了,到處都透著喜慶。大街上,路燈桿上掛著大紅燈籠,像胖嘟嘟的紅臉蛋,瞧著就讓人心裡暖乎乎的。商場裡放著歡快的新年歌,人來人往,都在挑年貨,推著的購物車滿滿當當。在這一片喧嚷聲中,我的腦海裡突然想起了王安石寫的那首詩——《元日》,特想走進他這首詩裡,看看千年前的新年有著怎樣不同的滋味。

恍惚間,我好像穿過了時空之門,一下子就到了王安石生活的年代。眼前是個古舊的小鎮,陽光灑在房頂上,給瓦片鍍上一層金。遠處的小山包,像是大地隨意擺放的饅頭,山上的樹光禿禿的,枝椏交錯,像是在天空中畫著神秘符號。

小鎮上的人都在為新年忙活。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在巷子裡你追我趕,笑聲一串接著一串。女人們湊在一塊兒,有的在剪漂亮的窗花,那紅紙在她們手裡,不一會兒就變成了各種好看的圖案;有的在灶台上忙著做飯,鍋裡燉著肉,香氣直往鼻子裡鑽。男人們有的在貼春聯,有的在修理家裡的物件,把家裡收拾得利利索索。

我尋到王安石的家,他家院子不大,但打理得井井有條。王安石站在院子裡,看著家人忙忙碌碌,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我走上前,跟他打招呼:「王先生,這新年可真熱鬧!」

王安石點點頭,眼神裡透著對新年的期待,說:「是啊,新年是除舊迎新的好時候,就像我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舊歲隨著爆竹聲過去,新的希望伴著春風和屠蘇酒就來了。」

我好奇地問:「在您心裡,這新年除了熱鬧,還有啥不一樣的意義?」

王安石看著在院子裡玩耍的孩子,眼神裡滿是慈愛,說:「新年對我來說,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時候。平日裡為了公事忙東忙西,陪家人的時間太少。只有在新年,能好好陪陪他們,這比啥都珍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聊聊過去一年的事兒,心裡別提多踏實。」

正說著,屋裡傳來一陣歡笑聲。原來是王安石的妻子和孩子在布置屋子,孩子拿著個小燈籠,興奮地問媽媽掛哪兒好看。妻子笑著指點,一家人其樂融融。

王安石接著說:「新年也是個新開始,就像農民春天播種一樣,咱們也能在新年給自己定個新目標。過去一年,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都過去了。新的一年,又是全新的。就像我在詩裡寫的『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舊桃符換成新的,日子也會有新變化。」

聽他這麼一說,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現在過年,雖然熱鬧,但總覺得少了點啥。每天忙著工作,過年的時候也是匆匆忙忙買年貨、走親戚,很少像王安石這樣,靜下心來想想新年的意義,想想家人,想想自己的目標。

天慢慢黑了,小鎮上的燈火一盞盞亮起來,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人間。王安石家裡,一家人圍坐在擺滿飯菜的桌子前,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舉杯互相說著祝福的話。這普普通通的場景,卻讓我心裡特別感動。

從這場穿越回到現實,我的內心感慨萬千。王安石那個時代的新年,有著純粹的情感,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珍視……新年的意義,或許就藏在這些平凡又珍貴的瞬間裡,等待我們用心去發現、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