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盧萍珊∕楠西報導
屋齡超過五十年的楠西國中,不敵0一二一強震,教室牆壁、主要梁柱都出現「X」型龜裂痕跡、鋼筋裸露,經結構技師公會評估不宜進入使用,校方已與楠西國小研商,二月五日開學將先安置到楠西國小上課,至於受損校舍規劃拆除重建,初估重建經費約需二億餘元,二月三日由立委郭國文邀集國教署、教育局會勘後定案。

楠西國中現有的教學校舍皆為三樓建築,前棟、後棟第二西棟屋齡超過五十年,後棟第二東棟(科技館)則是民國八十六年間興建,距今也近三十年。後棟建築採相連興建,歷經嘉義大埔規模六點四強震後,經專業的結構技師評估,前後棟教學校舍牆壁、主要梁柱都出現「X」型龜裂痕跡、鋼筋裸露,基於學生上課安全,不建議進入使用。

楠西國中校長鄭俊杰表示,目前全校有一百零五位學生,礙於校舍毀損嚴重,開學後將暫時安置到楠西國小上課,確保學生受教權益不受影響,而現有校舍原則上規劃拆除重建,初估經費在二億餘元,重建時間至少兩年。校方已向教育局提報校舍重建的報告,由於重建經費龐大,已向國教署爭取經費協助。

現有教學校舍中,科技館屋齡為二十七年,儘管受損情形不似其他校舍嚴重,但家長們認為,繼大埔強震後,接連的地震震央多數在楠西,且氣象署也預言可能有規模八的強震會發生,加上科技館興建時並不適用民國九十年修訂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針對耐震係數、結構連結及使用建材等強化規定,科技館若不拆除重建,也需耐震補強才能使用,為顧及學生的安全,希望可以一併拆除,讓校方可以更有效規劃教學設施,確保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