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預警2025全球貨櫃航運業五趨勢轉捩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春節連續假結束,航運業昨(三)日正式開工,DeepSeek可說是今年春節期間熱門話題之一,據業界以此工具測試其在貨櫃船運市場研究功能所獲結果,全球貨櫃航運業正面臨歷史性轉捩點。

依據DeepSeek航運研究院發佈的《2025貨櫃運輸趨勢報告》顯示,在地緣政治重構、碳中和、智慧革命衝擊的三重壓力下,承載著全球80%貨物運輸的行業,即將迎接貨櫃標準化革命以來最劇烈的系統性變革。

該項研究提出五大趨勢:全球貿易版圖加速重構、船舶運能過剩危機迫近、綠色轉型陷入成本困境、智慧革命引發倫理爭議及定價權爭奪戰升級。

船舶運能過剩危機迫近方面,克拉克森的統計數字令人不安:2024-2025年,全球將有590萬TEU新造船湧入市場,相當於現有船隊規模的25.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歐航線貨量預計零增長,美西航線可能萎縮2.3%。

DeepSeek預測模型顯示,若拆解量維持當前水準,2025年運能過剩率將達23.6%,5500TEU以下的中型船舶,日租金或跌破5000美元的成本線。

綠色轉型陷入成本困境係因國際海事組織(IMO)的環保新政正在改寫行業規則,根據2023修訂版溫室氣體,航運業2025年需承擔歐盟碳市場60%的排放成本,替代燃料使用佔比強制提升至5%。DeepSeek與勞氏船級社的聯合測算揭示殘酷現實:甲醇動力船日平均營運成本高出傳統船舶8700美元,氨燃料船舶建造成本溢價達35%,投資回收期延長至14年。

至於智慧革命引發倫理爭議,技術進步也帶來劇烈陣痛,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TF)資料顯示,每艘全自動化船舶將削減23個工作崗位,2025年可能觸發海員罷工潮。菲律賓海員工會抗議聲明拒絕成為演算法時代的耗材,並獲得23國工會的回應。新加坡PSA碼頭的92%場站利用率背後是AI系統對起重機操作的絕對控制。

另一方面,定價權爭奪戰升級,在虛擬世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在上演。Meta等科技主流正開發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定價系統“元宇宙貨主聯盟”。DeepSeek監測資料顯示,已有12%的東南亞航線運價受到演算法直接影響。航運業經濟學家這樣警告-當代碼開始解構百年定價體系,船公司的議價能力正系統性流失。引據國際航運協會(ICS)評估報告顯示,長約合約佔比突破75%臨界點的同時,全球30%航線的定價權已落入演算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