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孔廟在大成門內廊道擺設拍照機台,引發外界議論。有民眾認為在莊嚴肅穆的大成門內空間擺設現代照相機台「不倫不類」,質疑戶外空間廣大,為何一定要擺在大成門且影響參觀動線;文化局回應,在古蹟空間擺放現代科技體驗,吸引年輕族群前來,對空間使用採開放態度,原則是不影響參觀動線和影響觀瞻。
有導覽員帶領民眾至孔廟大成門內參觀,赫然發現在參觀空間內竟出現科技的拍照機台,讓人傻眼。導覽員認為若擺放在外圍或販賣部,沒有問題,然竟擋住無障礙空間。經反映,拍照機台往左移動擺放,還是引起許多人不滿。
文史工作者盧芳蕙表示,雖不反對在孔廟有商業行為,大成門之內是祭孔聖域,應維持祭祀空間的神聖與莊嚴,且台南孔廟有全台首學身分,應成為各孔廟典範,若照相機台可進駐,日後是否包括說書人、捏麵人、雜耍及算命測字攤都可進駐;她認為孔廟外的庭園空間可加以運用,增加孔廟活力、生命力及收入,禮門義路之間及大成門之內,祭孔釋奠禮會使用到的空間,應維持聖域乾淨與超然。
文史工作者詹翹也認為,若政府不想墨守成規,支持改至大成門外的庭院戶外空間擺放,不該占用重要的參訪動線和祭祀空間,硬要擺設在門內,恐是擔心非訪客必經之路影響生意。
文化局主秘林喬彬目前身兼文資處長、孔廟執行長職務,一人身兼三職。林喬彬指出,民眾認為拍照機台妨礙通道,已經移動,而工作人員的物件隨意擺放地上也要求挪移,以免有礙觀瞻,該廊道旁有祈福許願卡,也是許多遊客會坐下來書寫、休憩之地,古蹟亦可創新,擺設拍照機台,更接近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不一定堅持舊式作法,基本上文化局持開放態度,但後續也會依照民眾需求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