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陸外長首度過招,台海風險仍高!

從新聞稿內容重點不同即可知道,王毅和盧比歐通話雙方仍有不小歧見亟待克服。(路透)

川普在二度就任美國總統前曾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彼此似乎有意減緩摩擦、降低衝突風險;就在今年農曆春節前夕,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也和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通話,針對印太區域議題交換意見。盧、王通話過程中,雙方各有堅持,也表達化解歧見的意願,但事後的新聞稿內容歧異甚大,尤其涉及台海議題的各自表述更令人難以探究真相,不容台灣輕忽。

根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新聞稿,盧比歐的談話著重在關切大陸對台海及南海地區的脅迫行為,重申「川普政府將追求促進美國利益,並以美國人民為優先的美中關係,並強調美國對區域盟友的承諾」。這是盧比歐在與他國外長談話中,首次放入「促進美國利益、以人民為優先」的字句,顯見川普政府已將中國大陸視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值得注意的是,盧比歐至今仍在大陸制裁名單內,屆時要如何與他交手,將考驗北京。

大陸外交部的新聞稿就把重點聚焦在台海問題,重申「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份」,還要求美方應遵循美陸三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能背信棄義」。陸方新聞稿還提及,王毅向盧比歐說「希望你好自為之,為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盧比歐則說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希望台灣問題以海峽兩岸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和平解決」。

由於台灣議題方面只有大陸官方說詞,美國國務院並未多做解釋,特別是王毅是否真的向盧比歐脫口而出「好自為之」,抑或是翻譯落差,恐怕只有兩位當事人知道。不過,既然盧比歐提到「美國優先」,王毅就用這段強硬措辭作為回應也不足為奇。實際上,盧比歐雖然認為「好自為之」是陸方在翻譯上「耍花招」,但也表示談話時透過翻譯他沒有聽到任何讓他覺得過份的話;盧比歐沒有在這個各說各話上多糾結,應是將他最關心的焦點放在為美國爭取最大利益。

盧比歐著重於傳達川普政府外交政策的優先順序與使命,目的是要「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及更繁榮」,並把首要任務擺在維護其全球領導地位及盟國關係。持平而論,盧比歐的發言沒有跳脫川普的「美國優先」基調,就是把美國的外交政策重心轉向,著重在貿易和邊境管制等相關問題,以務實政策與各國促進重要國家利益。

「好自為之」是極為嚴厲的外交辭令,意味著北京對特定人士的強烈不滿。此一用語和王毅的前任楊潔箎在二0二一年三月的阿拉斯加會談裡,用「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及「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等詞句指責新上任的拜登政府一樣,皆有給對方下馬威的特殊外交意義。

很顯然,美陸都有自己的外交議程及目標,也把彼此當成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川習通話」與「盧王通話」應是雙邊過招的起手式,未來勢將隨著貿易戰、關稅、區域安全及其他國際議題而起伏變化。從新聞稿內容重點不同即可知道,雙方仍有不小歧見亟待克服。

台灣民眾無須過度擔憂川普政府是否打台灣牌,畢竟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才符合美國的印太區域利益。不過,賴清德政府在自誇台美互動良好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當前情勢與過去四年已有極大差異,切莫再以「台美關係堅若磐石」自我麻醉;務實看待大國博弈對台海影響,也應逐步消弭兩岸分歧,讓台海免於美陸競爭的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