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景氣燈號轉亮熱絡紅燈

 

國發會發布去年十二月景氣燈號亮出紅燈,綜合判斷分數為三十八分,較前一個月增加四分。圖為台北市大同區一間自助餐店買飯人潮。(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國發會五日公布二0二四年十二月景氣燈號,由於AI和高速運算等新興需求暢旺,加上年節備貨效應,帶動國內生產與銷售動能,景氣燈號由黃紅燈轉亮紅燈,綜合判斷分數為三十八分,月增四分,分數為四個月來新高。這也是繼去年六月、八月後,第三次亮出紅燈。

觀察九項構成項目中,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均轉呈紅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轉為黃紅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轉呈綠燈,分數各增加一分;其餘五項燈號維持不變。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邱秋瑩表示,這次轉為紅燈關鍵,主要與AI和高速運算等新興需求暢旺,還有年節備貨效應有關,推升生產與銷售動能,國內企業對未來信心也有好轉。

至於傳產復甦狀況,邱秋瑩則說,廠商庫存去化已經有二到三年,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化學製品等傳產外銷訂單逐漸從低點回升。東協為台灣傳產貨品重要出口市場,成長態勢也不錯。

有關批發零售去年十二月的成長動能,邱秋瑩指出,如果觀察季調後狀況,批發、零售、餐飲業年增率都呈正成長,主要受惠春節前備貨效應,加上冬天寒流接力報到,帶動服飾銷售,雙十二促銷潮、家電汰舊換新與年節商機等,都有助零售與餐飲業表現。

國發會表示,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維持成長格局,不過,領先指標續呈下滑,仍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