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廣興宮擔餅節 導覽揭幕

永康擔餅節文化導覽活動在西勢國小登場。(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具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民俗「永康廣興宮擔餅節」將於十七日上午在永康廣興宮登場,永康區公所八日結合區農會及西勢國小辦理「擔水餅|永康情」文化導覽活動,由學校舞蹈團及龍隊表演迎賓,並有導覽及彩繪餅模手作活動,為擔餅節揭開序幕。

文化導覽活動由西勢國小介紹校園內別具擔餅節文化特色意義的六塊地磚開始,接著由國小師生表演答嘴鼓、直笛隊吹奏《西北雨》及《水餅故鄉》兩首榮獲台南優等的曲目,並搭配彩繪餅模手作活動。

永康廣興宮將辦擔餅節,永康區公所文化導覽活動先在西勢國小登場。(記者黃文記攝)

永康區農會四健會為發揚在地文化,結合擔餅節做有關文化傳統的有獎問答,另將在畢業前夕提供西勢國小應屆畢業生體驗水果餅製作並贈與老師,以表感謝之意且傳遞在地文化之情。

為使參加二月十七日(農曆正月二十)「擔水餅」活動的新生兒得到更多的祝福,當天將於廣興宮贈送新生兒繡有「好」字之口水巾,「好」字係由「女」和「子」兩個部件組成,指新生命誕生美好之意,呼應擔餅節當日廣興宮贈送「五寶袋」予新生兒之寓意,保佑新生兒平平安安長大,分享「擔餅」、「度晬」之喜氣。

永康區長李皇興表示,擔餅節為永康地區特有的傳統文化,有別於民間一般皆以油飯、紅蛋或蛋糕,在西勢廣興宮祭祀圈一帶係以水果餅來慶祝嬰兒滿月及週歲,為一項別具意義、歷史悠久的百年傳統文化。

除地方推動,區公所期以公部門角色建立參與者對於地方民俗之共同感,形成凝聚的力量,從過去的傳統聚落邁向更廣大的社群,使這項優美傳統不致失傳,亙古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