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區岸內排水治理二期完工,南市水利局再向中央爭取到一點七億元經費,持續進行第三期治理工程

鹽水區岸內排水治理二期完工,南市水利局再向中央爭取到一點七億元經費,持續進行第三期治理工程。(水利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鹽水區歡雅里、三明里及文昌里因地勢低窪,長年飽受水患威脅,南市水利局繼完成岸內排水二期治理工程,保護聚落降低淹水風險後,最近再獲中央核准補助一點七億元將施作第三期治理工程,延續系統性治理岸內排水,預定今年四月工程進行發包作業。

水利局表示,岸內排水長達十二點八公里,為鹽水區內重要排水,以往興農橋上游至鹽水市區約三點八公里之人口密集區已治理完成;中下游渠道寬度不足且多為土堤,歷年來在颱風豪雨期間,常有溢淹及堤岸沖毀等災情發生,影響歡雅里、三明里及文昌里社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市府優先辦理下游出流口至興農橋兩岸防洪牆應急加高,並於堤後架設抽水機組抽排堤後內水,再計畫性逐年逐段辦理系統性整治。

至於鹽水歡雅里、三明里和文昌等地的水患問題,經完整分析後,歸納出市管區域排水岸內排水的整治為重要關鍵,經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獲得水利署前瞻計畫補助六千五百卅萬元,進行岸內排水護岸治理工程二期,整治歡門橋下游左右岸護岸合計長度二百九十公尺,排水斷面由二十公尺拓寬為五十公尺,堤頂高度符合二十五年防洪水位標準,工程去年底完成後,有效降低歡雅里、三明里及文昌里社區部落淹水風險。

水利局指出,為持續提升鹽水地區防洪量能,再度爭取並獲中央核准補助一點七億元辦理「岸內排水第三期治理工程」,計劃自左岸三公里又一百八十公尺處,至三公里又九百公尺處,由下游往上游整治,長度七百二十公尺,延續系統性治理岸內排水,目前正在規劃設計階段,預計今年四月辦理發包作業,後續將再爭取治理經費辦理分段整治,治理完成後讓居民遠離淹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