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北海航線貨運量再創新高但未達政策目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俄羅斯北海航線貨運量去(2024)年再創新高,但未達俄羅斯政府原訂政策目標-八千萬噸。

消息指出,2024年俄羅斯北海航線貨運量自前(2023)年度的3500萬噸進一步增至3800萬噸,十年來經由北海航線運輸的貨物噸數已經增長了十倍,2014年僅為370萬噸,自2019年以來貨運量基本穩定在3000萬噸以上。

數據顯示,目前的貨運量水準仍然遠低於俄羅斯政府提出的目標,根據其在2020年代初提出的規劃,2024年北海航線貨運量將達到八千萬噸,2030年將達到1.9億噸,2035年達到2.7億噸中長期目標。

據分析,自俄烏戰爭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制裁導致俄羅斯一些油氣項目被迫延遲甚至擱置,對北海航線總體貨運量產生負面影響。俄羅斯北部的油氣資源開發與北海航線密切相關,由於俄羅斯旗艦LNG專案Arctic LNG 2至今尚未全部投產,而且其LNG運輸船船隊的建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制裁的阻礙,目前俄羅斯通過北海航線運輸的LNG貨物量維持在約2000萬噸,主要來自Yamal LNG項目。

另一方面,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Vostok石油項目原計劃於2024年投產,投產第一年將通過北海航線運輸多達3000萬噸貨物。然而由於專案的全面延誤和制裁影響,尤其是對冰級油船的制裁,最終Vostok石油項目的投產時間延遲了兩年。目前來看,到2033年達到總產量一億噸目標可能也難以實現。

據瞭解,北海航線位於俄羅斯北極地區的專屬經濟區內,是連接其遠東和歐洲部分的三條交通路線之一。北海航線從靠近俄羅斯語挪威邊界的巴倫支海一直延伸至北太平洋白令海峽,全長超過3000海浬(5550公里),這是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航線。相較傳統的蘇伊士運河航線,北海航線能夠將東亞和西北歐之間的航程縮短4000海浬,航運時間大約減少兩週。俄羅斯政府希望將北海航線打造成可以匹敵麻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航線的“國際交通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