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稻作面積 農糧署輔導轉作雜糧

硬質玉米具有節水、省工、易栽培特性,適宜秋作種植。(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降低國內稻作種植面積,農糧署持續輔導農民轉作節水、耐旱、省工的雜糧作物,提高國產雜糧進口替代率。農糧署南區分署轄區一一一年起與金酒公司契作台南8號高粱,至一一三年一期作,契作面積從七百六十公頃激增為兩千兩百多公頃。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陳立儀表示,南部日照充足,具耐旱、節水特性的台南8號高粱是很好的轉作選擇。

具節水、省工、易栽培特性的硬質玉米則適宜秋作種植。其品種多樣,但嘉南地區第二期作普遍仍以生育期長、產量較高的明豐3號為主要品種。國內硬質玉米代耕制度完善,全面省工機械化作業。

南區分署指出,硬質玉米適合秋天種植,惟種植期較長。若計劃與釀酒高粱輪作,建議選擇台農1號、台農7號、台南29號等中、早熟品種。適時、適地、適種,才能提升收穫品質、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