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隔台博館與史博館 提高知名度 台史博盼打出品牌

台史博館長張隆志強調新的一年,將力推台史博品牌和知名度,從大家博物館邁向世界的台史博。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春發表新展望,希望打出「品牌力」,提高知名度。館長張隆志表示,台灣目前有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以濁水溪區分,不單是北部人,即使是文化人恐都搞不清狀況,因此今年新目標即打出「台史博」品牌,建立知名度,並做出區隔度,讓三館既連接又有鑑別度。

台灣博物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國立歷史博物館則位於中正區南海路,台史博則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強調既有「台灣」,又有「歷史」,也希望讓北部民眾能更清楚認識,增加知名度和促進其南下參觀意願。

台史博二0一一年開館,如今升格為三級單位,正進行二期工程規劃,正報請國發會審核,希望二月底定案,十月啟動工程,工期五年,希望在二0三0年十月試營運,在二0三一年台史博二十週年慶時正式對外。

張隆志說,未來新館將定位一館,以國際、文化科技和當代定位,現行教育館為二館,以歷史教育、校際和親子為主,三館則為典藏館。未來門票恐採差別制,或許常設展不收費,特展再另行收費,目前尚未定案。

台史博目前一年預算約兩億八千萬元,門票收入約在千萬元上下,因一館得提營運計畫,將和亞太棒球村等採合作模式,希望增進參觀人潮和收入。

台史博也將從大家的博物館,邁向「世界的台史博」,展覽也將分為幾大方向,包括國家文化記憶庫四年來首推的大型展覽「數味食光」台灣飲食記憶展,如有歷任總統國宴菜單和復刻模型、餐具、傅培梅滿漢大餐配方手稿等。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跳脫以往個人或悲情訴求,以寫生為核心;鼓勵親子認識博物館,也將推出「館藏桌遊特展」,將娛樂桌遊和台灣歷史加以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