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葬漸普及 專區植存逾萬先人

大S採樹葬,讓環保自然葬受到關注,民政局指民眾近年來也普遍能夠接受。圖為仁德生命紀念園區。 (民政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大S採用樹葬方式,讓環保自然葬受到關注。民政局表示,大內和仁德生命紀念園區成立以來,專區植存超過一萬位先人,顯示民眾對環保自然葬接受度逐年提高,以每年死亡人數約一萬八千人來說,約有一成民眾選擇環保葬。

大內生命紀念園區於一0三年設立、仁德生命園區於一一0年成立,因近年市府推動環保葬,透過宣導、優化設施和加強宣導,民眾已能接受這項永續殯葬方式。

對有報導指出,骨灰在樹葬後不易溶於土壤,恐需挖出並送至焚化爐處理。民政局強調,環保葬核心精神是讓骨灰以自然方式回歸大地,透過生物分解作用,逐步融入土壤,而非短時間內完全溶解。

植存區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土,確保土地能循環使用,並在過程中秉持尊重先人及環保永續原則,不會將骨灰挖出焚化。

大內園區目前共有兩期,二期尚可容納三千格,仁德設置兩萬格,使用四千格,因可翻土,不會出現滿格情況,另考量民眾區域需求,包括溪北的白河、後壁及將軍、安南區,都進行會勘考慮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