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醫公會全聯會13日指出,由麻黃等11味藥開發出「新冠止咳一號」,對流感及新冠肺炎患病後期之咳嗽具有療效。中醫公會全聯會並籲請民眾注意養生以厚實本身體質,提升自已的免疫力,以降低感染後轉為重症甚至死亡的憾事。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員沈郁強表示,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嚴重時可能引發肺炎、支氣管炎或腦炎,對老年人、幼兒、慢性病患高風險族群影響尤甚。西醫治療主要使用抗病毒藥物,須於發病48小時內服用以發揮最佳效果;中醫則透過清熱解毒、扶正祛邪與體質調理來提升免疫力,與西醫結合可增強療效、強化體質、迅速恢復。
林口長庚中醫部主任黃澤宏表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強化自我的免疫力,也非常重要,日前影星大S不幸因流感引發肺炎逝世便是警示,人體的抵抗力首重平衡,除應注意營運與運動外,中醫也可根據患者之虛實寒熱,協助調節達到扶正袪邪的目標。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精準醫療建構小組主委林展弘指出,中醫自古以來對傳染病的治療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精準醫療建構小組研擬新冠止咳一號中藥複方,內含麻黃、杏仁、紫蘇葉、麥門冬等11味藥材,適應症包括:乾咳、痰少不易咳出、咽喉不利、胸悶氣短、倦怠乏力、口乾舌燥等,對感冒、流感、氣管炎、支氣管炎、聲音沙啞、咳嗽等都有一定功效。
中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中醫藥在防治COVID-19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清冠一號能阻斷病毒入侵、抑制病毒複製,並減少細胞激素風暴的風險,可有效防止輕、中症惡化及減少重症死亡,疫情期間公費清冠一號有185萬國民受惠。

詹永兆表示,新冠止咳一號是新開發的藥方,並沒有納入健保給付,但民眾向中醫求診,中醫師將會根據個人體質選用合適藥材,協助民眾盡速恢復健康。